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瞭望东方︱白色巨塔走进中国——中日专家交流乳腺癌诊疗管理经验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9/9/10 14:26:33  浏览量:13968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肇始于1946年的博爱会相良医疗,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日本享负盛名的乳腺专科诊疗机构。相良医疗的白色巨塔已遍布全日各地,代表了日本乳腺癌的最高诊疗水平。近日,相良医疗集团董事长相良吉昭先生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锋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建国教授、包头市肿瘤医院张培礼教授,对中日两国的乳腺癌诊疗体制和管理经验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嘉教授担任了本场活动的日语翻译。现整理此次活动如下。

左起:王嘉、金锋、相良吉昭、张建国、张培礼教授

 
金锋教授: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和相良医疗集团董事长相良先生坐在一起交流乳腺中心的管理经验。相良医疗集团在日本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旗下医院遍布九州岛及东京等大都会城市,旗下的相良医院的乳腺癌诊治水平也代表了日本国内的最高水平,其发展模式和管理经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知道分级诊疗是我国医改的重要内容,正如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所言,中国分级诊疗成功之日就是中国医改成功之时。日本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经建立了成熟的分级诊疗制度。据我们初步了解,普通患者在没有经过家庭医生或社区医生的初诊或转诊,除非急诊是很难直接到上级医院就诊的。我们首先请董事长先生结合相良医疗集团的日常运营情况,介绍一下日本国内分级诊疗的情况。
 
相良吉昭先生:相良医院开业于70年前,那时候有很多的外科,包括普通外科、骨科等,所有的外科都放在一块,是一个大的诊所。在40年前开始逐渐改成了乳腺外科的诊所。到了我这一代就主要以乳腺、妇产科等女性疾病和甲状腺疾病为主。医院越做越大,特别是近年来在鹿儿岛县范围内,有60%的乳腺癌患者都是在这里进行治疗的,整个相良集团的乳腺癌手术量居全日本第一位。这期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就是相良被日本政府规划制定为癌症诊疗机构,它是日本政府唯一特定的乳腺癌专业诊疗机构,而后发生了飞跃性的发展。下一步我们将计划在中国大连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办相良分院,让相良服务更多的乳腺癌患者。
 
关于分级诊疗的问题。在日本来说,如果说小病一般都是在小诊所进行诊治的,但是大病和疑难杂症则先是在社区等基层机构初诊拿到介绍信,然后才能够到大型医院进行就诊。相反,如果你想小病大治,也就是说不是很严重的疾病想到大医院看的话,需要担负比较大的经济费用,并且你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所以说如果把这种事情放在国家级别进行一个制度化管理的时候,那么老百姓自然而然就会从小诊所开始自下而上的执行分级诊疗。
 
金锋教授:这些经验的确值得我们中国专家以及政府进行参考和借鉴。今天我们也请了两位中国的专家,分别是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张建国教授,以及来自包头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同时也是内蒙古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张培礼教授。请二位教授谈一下个人的感想和看法。
 
张建国教授:这么多年来我们国家的医疗改革一直在进行中,实际我们今天来相良医院之前,我们对这个医院也并不很了解。相良经过七十年的经营,并且有四十年的乳腺癌专科化发展,已经成为日本乳腺专科非常有名的医院,治疗的病人也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实际上我也想知道,在日本这样的一个快速发展的私人医疗集团,肯定也有很多高水平的乳腺癌专家,比如董事长先生本人就是这方面的医学专家。那么相良的专家队伍是通过本院培养出来的,还是从其他公立医院中聘请过来的全职或兼职专家?请董事长先生介绍一下。
 
相良吉昭先生:我们并不是直接吸引高水平的专家加入相良,从而吸引患者的关注。我们主要还是在全日本的范围内选择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医生进行培养,让他们成长为高水平的专家,做到让年轻医生和患者都能够信赖的医疗集团。如果说我们高薪甚至斥巨资请来一些明星医生,那么这些医生一旦离开我们集团可能会让我们受到重大损失,所以这样的人才吸引模式我们是不认可的。相良正是由一颗颗的小星星聚集在一起,才把我们的相良做成了日本乳腺癌领域的标杆机构。
 
张培礼教授:我觉得相良医院和日本的分级诊疗制度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国内学习的。因为我们国内过去也曾经有过分级诊疗,但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医疗市场化的转变,社区和农村乡镇等基层诊疗受到削弱,尤其是加在中间的县级医院基本是名存实亡。除了感冒等一些小毛病才在乡镇一级的医院看,其他稍微有点问题都到市级医院,甚至去了北京,所以现在这个转诊制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包头市现在只要有三甲医院的诊断,病人就可以直接转诊到京津沪等大型医院,这样自下而上转诊制度过于松散。另外,病人从上往下的转诊也很难,一些地市级规模盲目扩大,以及病人迷信大医院,都造成了病人难以转诊到基层医院进行术后康复。这方面是我们目前很大的一个问题。而日本的这种逐级推荐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金锋教授:我们还有一个话题在这里再谈一下,就是医疗保障系统。大家知道在中国,我们有政府的医保,这个政府的医保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脱离最初的特色,即所谓的低水平广覆盖。一些高端的技术或者新型药物就很难快速获得医保覆盖。另外,在中国的商业医疗保险方面,产品不多不细,量也不大,老百姓的接受度也不是太高,我想请董事长先生在医疗保障方谈一下日本的经验。
 
相良吉昭先生:不同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确实有区别。其实在日本也一样,有一些美国的药物在日本也是没有医保的,那么相同的是,可能日本有一些药在中国也没有进医保。在中国目前的低水平广覆盖的情况下,短时间内确实难以覆盖一些比较昂贵的新药,可能这一部分就需要我们的商业保险进行补充和辅助。一些新药想快速进入医保的话,也可以尝试先在商业医保中推行,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张培礼教授:正如刚才金锋教授所讲的,我们国家的医保确实是覆盖面广而深度不够。所以老百姓看病,一些小病是没有问题的,当遇到一些大病,需要一些高质量的药物时,往往很难负担。而且我们国家的商业保险确实是老百姓不太信任,民众的理念还没有建立,商业医保的运营模式也没有成熟。所以现在这方面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也是我们急需改变的,需要向国外学习的,把商业保险建立起来,老百姓能够很快的享受到发达国家的先进药物和技术。
 
张建国教授:关于医疗保险这个事儿应该是两条腿走路,我们国家除了有覆盖面很大的公立保险,还应该建立合理完善的商业保险。但商业保险有时候是行业发展平衡的问题,这么多年以来我们的商业保险实际上在医疗保险这方面做得仍然不够好。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重视这件事儿了,保险的覆盖也更多了一些。比如向癌症或者心脑血管病等一些重大疾病的大病医保已经做起来了,相信以后也会慢慢地有一定的改善。
 
金锋教授:非常高兴我们用很短的时间探讨了几个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的问题。首先是董事长先生介绍了相良医疗集团70年的发展历程,从简单一个门诊部做到了现在几乎覆盖全日本的医疗集团,下一步还要向海外发展,并且首选了我们中国。这是我们学习和了解日本私营医疗机构的好机会,也将为我们中国未来的发展积累更多经验。第二,针对分级诊疗的问题,通过刚才的讨论,的确找到一些思路。我们知道国家正在下大力气进行医疗改革,我们也正处于建立一个科学的诊疗网络架构的过程中,假以时日将形成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分级诊疗体系。第三是医疗保障方面,正如张建国教授所讲的,我们需要两条腿走路,除了国家和社会支付的基本医疗保障以外,还要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成熟的商业医保。这次交流收获很多,感谢各位专家共同参与讨论。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