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 & EHA两会特辑丨朱军教授:中国原创抗肿瘤药物走向国际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4/11/1 17:09:53  浏览量:64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初夏时分,阳光和煦,万物欣荣。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里,国际医药届的两大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 2024)和欧洲血液学协会年会(EHA 2024)即将盛大开幕。作为医药领域的盛事,这些会议不仅是全球医药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国内外肿瘤专家、血液专家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重要平台。

编者按:初夏时分,阳光和煦,万物欣荣。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里,国际医药届的两大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 2024)和欧洲血液学协会年会(EHA 2024)即将盛大开幕。作为医药领域的盛事,这些会议不仅是全球医药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国内外肿瘤专家、血液专家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重要平台。值此盛会前夕,《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围绕“中国原创走向国际:机遇和挑战”主题展开深入介绍。在朱军教授的引领下,我们将共同回顾中国抗肿瘤新药在淋巴瘤治疗领域的成就,审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展望未来发展。相信通过持续学习、创新及国际合作,中国抗肿瘤新药研发将迈向新高度,为肿瘤患者带来希望,为实现健康中国梦想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靶免齐飞
中国原创亮相国际舞台
 
朱军教授:在今年的ASCO和EHA会议上,我们将报道和介绍两个重要中国原创药物的研究成果。其中一项是关于LP-168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R/R MCL)的疗效和安全性的II期研究(TPS7098)。Bruton’s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近年来在包括套细胞淋巴瘤的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备受重视。LP-168是新一代高选择性BTK抑制剂,能够共价结合野生型BTK和非共价(可逆)结合C481突变型BTK,从而具有共价和非共价BTK抑制剂的优越性。我们科作为PI单位,与全国同行共同努力,已接近完成这项试验。试验数据显示,这款独一无二、中国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在R/R MCL中取得显著成果,其安全性和疗效都相当出色。如果这款BTK抑制剂能顺利完成临床试验并获得上市批准,将极大地丰富我国BTK抑制剂的应用场景,为中国的淋巴瘤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另一项是关于新型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CM355皮下注射,在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P2097)。CM355也是我国原研的一种药物,通过诱导T细胞依赖性细胞毒性以消除恶性B细胞。其不对称亲和力结合CD20和CD3的设计减少了抗体在T细胞组织中的捕获,并避免了FcγR结合以降低细胞因子释放风险。我们科同样作为PI单位,与全国同行共同进行这项临床试验。目前该试验已经从最初的剂量爬坡阶段,进展到治疗剂量皮下注射阶段。选择皮下注射的方式,主要是考虑其与静脉注射相比可能更加方便,同时在安全性控制方面也有一定优势。我们非常期待这项试验的结果。
 
总体而言,这两款药物分别代表了大分子抗体类药物和小分子药物的创新试验,在淋巴瘤的免疫、靶向治疗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在淋巴瘤新药研发方面的稳步前进,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淋巴瘤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颠覆传统
引领淋巴瘤无化疗时代
 
朱军教授:当前,中国淋巴瘤治疗已迈入新药时代,其中代表性的药物包括抗体类大分子药物,如抗体偶联药物(ADC)、双特异性抗体、多特异性抗体等。同时,小分子药物和细胞治疗,如CAR-T细胞治疗等靶向、免疫精准治疗方式也在不断发展。这些治疗方式的良好组合,有望为淋巴瘤治疗带来新选择和希望,甚至可能颠覆传统的放疗和化疗模式,引领淋巴瘤治疗进入一个无化疗的新时代。因此,我们非常期待这类新药的持续推进。在此过程中,中国新药研发取得了显著进步,正在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展现出中国在淋巴瘤新药研发领域的全方位进步。我们坚信,这些新药在即将举行的ASCO和EHA专业会议上的展示与交流,无疑将极大地提升我国在原研药物领域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进而有力推动整个原研药物行业的蓬勃发展。
 
从业卅载
见证中国新药研发之路
 
朱军教授: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在过去三十多年的从业经历中,深刻感受到中国抗肿瘤新药的发展历程。过去,我们几乎没有什么新药可用,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新药开始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患者提供服务。这一进步不仅体现了中国在新药研发上的突破,也提升了我们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同时,由于中国新药研发的进步,国外新药进入中国的速度也明显加快。过去,国外新药上市后进入中国需要等待漫长的时间,通常需要数年甚至十年以上。但现在,随着中国自主研发速度的提升,国外新药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也大大缩短。这反映出跨国大企业对中国市场和患者人群的重视。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丰富的患者资源,这为我们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创造了条件。因此,在这方面的努力和进步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再接再厉
加强原研共筑健康中国
 
朱军教授:在过去的10~20年中,中国原研的抗肿瘤新药在淋巴瘤治疗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新药研发能力和治疗效果显著提升,为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在新药研发、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等方面仍存在差距,且国内不同地区发展不均衡。为缩小这一差距,我们需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积极向国外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更应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持续增强自信,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抗肿瘤新药的研发水平。只有团结一心,坚定信心,我们才能推动中国医学、中国医药和中国抗肿瘤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癌症控制目标贡献更多力量,让肿瘤患者尤其是淋巴瘤患者能够活得更长、更好、更有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
朱军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内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
兼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监事会副监事长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北京癌症康复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委员血液肿瘤组组长

 

 

版面编辑:张靖璇new  责任编辑:无医学编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淋巴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