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快讯>正文

郭其森教授:NSCLC 血液EGFR检测临床研究进展与未来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6/7/21 10:38:59  浏览量:24725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16年7月8日,在第十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CSMO)的“诊断新技术和新进展”专场,山东省肿瘤医院内科郭其森教授作报告“NSCLC血液EGFR检测的研究现状与未来”。

  在“精准医学”的时代,正确的靶基因检测是实现精准个体化靶向治疗的桥梁。肺癌的治疗模式正不断发生改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模式经历了从支持疗法、单纯化疗到分子靶向联合治疗的发展转变。目前的NCCN指南、ESMO指南、我国《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等均指出治疗前需要分子病理学诊断,以指导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目前NSCLC常见的突变靶点有EGFR、ALK、Ros-1、C-Met、BRAF、m-TOR等,其中突变率最高的靶点是EGFR,在亚裔中占40%左右。
 
  目前用组织标本检测基因突变是金标准,然而组织靶基因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①部分患者因老年体弱、严重心肺疾患及病灶小等原因无法获得组织标本,或病理诊断后无足够组织标本进行基因分型;②小活检取样难以克服肿瘤空间异质性;③进行连续重复活检和动态检测困难,难以克服肿瘤时间异质性。相对于组织检测,血液检测具有以下优势:方便、无创性、实时性以及可重复性的特点;克服肿瘤的异质性,能同时提供原发灶和转移灶的突变信息;重复取样;连续实时监测的独到优势;能够为临床医生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自2006年Kimura进行 EGFR血液ctDNA检测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目前的多项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血液检测敏感性为60%-90%,特异性92%-100%,可以很好的预测疗效。山东省肿瘤医院内科真实世界的研究组织和血液的敏感性为61%。研究表明:
 
  ①EGFR检测极大地提高了NSCLC患者的靶向治疗获益;
 
  ②血液EGFR检测已经具备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传统组织活检不具备的动态、实时和可重复的优势,并可以进行治疗期间的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价;
 
  ③组织EGFR检测目前仍然是金标准,血液检测应视为有效的补充;
 
  ④目前血液EGFR检测方法及流程已达成国内共识,血液EGFR检测方法ARMS法、应用数字PCR及二代测序法(NGS)更加敏感。
 
  ⑤当同一患者不同时期的检测结果不一致时,建议参考最近的结果给予维持或转换治疗,同时密切随访观察;
 
  ⑥NGS可以检测更多的突变基因以及不同的突变状态,并且能发现更多的敏感或耐药突变基因;用于指导治疗、复发预测、新药开发和未知突变研究。
 
  ⑦由于血液EGFR检测能比影像学提前发现疾病进展,临床医师可以更早地制定治疗策略,提前干预疾病进展,但是“过早地进行治疗策略调整能否转化成生存获益”尚不可知,因此“动态血液EGFR检测的NSCLC治疗策略调整与管理”,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去探索。
 
  随着血液ctDNA检测技术敏感性、特异性的提高,EGFR或其他驱动基因的检测未来有望用血液替代组织标本,为临床医生决策提供更方便、实时和准确的依据。

版面编辑:夏天乐  责任编辑:张彩琴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NSCLC 血液第十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郭其森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