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18 专访|徐瑞华教授:呋喹替尼三线治疗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8/8/5 9:45:33  浏览量:23572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世界级肿瘤学盛会——第54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2018 ASCO)年会在当地时间6月1日~5日在美国芝加哥隆重召开。本次大会聚集世界各地3余万名肿瘤专家学者,近6000篇研究入选口头报告或摘要,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学术“饕餮盛宴”。

徐瑞华教授代表团队交流壁报

来自中国的好声音值得关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瑞华教授团队的一项随机对照Ⅲ期研究FRESCO入选壁报,该研究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呋喹替尼对比安慰剂作为三线治疗。在大会现场,《肿瘤瞭望》特别邀请徐瑞华教授进行采访,简要介绍了这项研究。
 
《肿瘤瞭望》:您在本次ASCO的壁报环节中向全球专家展示了FRESCO的亚组分析结果(Abs.3537),可否请您就此研究结果向大家做下简要介绍?
 
我们在今年ASCO大会报道的是FRESCO呋喹替尼三线治疗的三期研究亚组分析,我认为全组阳性结果的亚组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呋喹替尼治疗的病人比使用安慰剂的病人,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和有效率都得到了提高。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无论既往是否使用过靶向药物治疗,都能获得呋喹替尼三线治疗的获益。包括既往使用过贝伐珠单抗的病人,同样获得了好的生存获益。所以既往的治疗对这个群体的获益没有多大影响。
 
《肿瘤瞭望》:如您分享的亚组分析成果,整体而言呋喹替尼应用于mCRC三线治疗的获益并未受到既往是否接受过靶向治疗的影响,但是我们也看到其中既往接受抗VEGF治疗的患者在OS未达到显著差异(HR=0.68, 95%CI:0.45-1.03),您的看法是?
 
实际上这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全体病人是获益的,但是使用过贝伐珠单抗的这个群体OS没有达到统计差异,主要因为样本量小。病人既往有没有用过靶向治疗,实际上不影响从呋喹替尼治疗当中获益。
 
《肿瘤瞭望》:您如何看待呋喹替尼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二线治疗的探索?
 
既往有不少小分子的药物和化疗联合,但是多数以失败而告终。,既往做过的一些大肠癌研究,都表明呋喹替尼的毒性和耐受性比较好,是有和化疗药物联合的潜在可能。我们已经在进行呋喹替尼和化疗联合治疗胃癌的研究,在这个三期研究过程中,已经发现呋喹替尼联合化疗单药紫杉醇,整体效果很好。进行呋喹替尼联合FUFIRI二线研究,是值得去探索的。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吉晓蓉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徐瑞华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