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访谈>正文

主席专访︱张会来教授:分享淋巴瘤MDT经验,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第二届How I Treat及淋巴瘤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闭幕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9/9/3 11:24:47  浏览量:16279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2019年8月31日-9月1日,第二届How I Treat及淋巴瘤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暨中美淋巴血液肿瘤诊治中心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天津隆重举行!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联盟、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中美淋巴血液肿瘤诊治中心和《中国肿瘤临床》杂志与《Cancer Biology & Medicine》杂志社共同承办。本届大会以“关注学科发展前沿,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宗旨,重点关注国际淋巴瘤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邀请了来自美国、瑞典等国际专家及国内淋巴瘤领域的多位著名专家学者与会并做专题学术报告。本刊特邀大会共同执行主席、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会来教授与广大同道分享本次会议的精彩内容。

《肿瘤瞭望》:您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席之一,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本届研讨会的亮点内容?
 
张会来教授:这次会议我们邀请了来自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巴菲特癌症中心的几位专家,包括在淋巴瘤领域非常知名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前任主席Julie M. Vose教授介绍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Jennifer Brown教授分享了关于未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策略,此外,我们还邀请了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Matthew A. Lunning教授介绍CAR-T细胞免疫治疗在复发难治DLBCL中的应用。此外,我们联合多名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淋巴瘤指南巡讲,以推进我国淋巴瘤的规范治疗。会上,我们还邀请到国内三家知名的淋巴瘤诊治中心进行淋巴瘤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经验分享,进行淋巴瘤MDT病例展示。
 
《肿瘤瞭望》:在此,请您分享一些有关淋巴瘤MDT的宝贵经验。
 
张会来教授:我们天津肿瘤医院实际上在全院做了很好的MDT的推广。从院里进行要求,目前整个医院已经建了十个MDT的团队,要求我们MDT的专家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来进行MDT,现在我们每隔周二下午固定开展MDT。既服务于我们医院的广大患者,服务于天津市的患者,同时也辐射我们北方的患者。
 
有意思的是,我们医院是将MDT纳入院内整体的信息化系统中的,参与会诊的病人,会根据不同的专业来勾画医生,之后这些被勾画的医生会被通知到并准时参加我们的MDT。另外MDT的秘书也是非常关键的,我们科里有两个秘书专门来准备MDT患者的资料,来组织整个会诊活动,包括后期的随访也是由秘书来跟踪,年底我们还会对各个MDT治疗小组进行整体的绩效考核,所以我想这种将MDT纳入到整个临床工作计划当中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服务于那些真正疑难的患者。因为很多到大医院来就诊的都是疑难或者有合并症的患者,这些患者的治疗往往不是一个学科能够解决的,所以我们组织一些多学科的讨论和会诊,以方便我们的广大患者。
 
《肿瘤瞭望》:中美淋巴血液肿瘤诊治中心已成立10周年。您认为中心的成立对于我国淋巴瘤诊疗有何帮助?
 
张会来教授:2009年中心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淋巴瘤的诊断还不够精准。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病理系的帮助下,我们派临床医生、病理科老师去美国培训,通过这样的人才培训,我们逐渐开始能把淋巴瘤诊断得更清楚。在淋巴瘤的治疗当中,诊断是第一步,没有精准的诊断做基础,后边治疗根本无从谈起。所以中心的成立对于我们初诊的淋巴瘤病人的精准诊断,在建立中心的初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让病人不至于长途奔波到其他中心会诊。并且远程会诊对我们内部人员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后来我们开始每年进行一些学术交流,以及开展基础研究的合作,近几年也中标了七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在JCO、Blood杂志也有一些合作的文章发表。并且每年美国的专家都会到中心来进行学术交流,特别是有一些会给我们的病人做一些远程会诊,真正地让我们的病人体验到国际化治疗,体验到我国乃至是全球最高的治疗水平。
 
《肿瘤瞭望》:请问您对于淋巴瘤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这方面有些什么建议呢?
 
张会来教授:当今社会,“得年轻人者得天下”。因此,个人认为人才梯队的培养非常重要。我们每年都会派两位青年医生到国外去进修学习。年轻医生通过在国外的学习培养,从语言到临床、转化医学等方面的能力都会有很大提高,这有助于整个团队更合理的人才梯队建设,也有助于整个诊疗水平的提高。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淋巴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