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多维抗肿瘤,拓展新思路--二甲双胍抗肿瘤的新进展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0/3/18 18:27:54  浏览量:11968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越来越多研究证据显示,2型糖尿病(T2DM)与肿瘤发生风险及死亡风险关系密切。

编者按:越来越多研究证据显示,2型糖尿病(T2DM)与肿瘤发生风险及死亡风险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肿瘤防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经典药物二甲双胍的应用早已拓展至抗肿瘤等领域。本文将梳理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机制以及临床应用证据,供读者参考

肿瘤青睐:糖尿病管理中不容沉默的新靶点
 
糖尿病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已经实锤。系统性综述/meta分析发现糖尿病与肿瘤存在以下特点: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病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乳腺癌、胆管癌(肝内和肝外)、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和胆囊癌[1]。糖尿病诊断的时间越长,肿瘤患病率越高,在成年的T2DM患者中,与病程<15年的患者相比,病程>15年的患者在所有部位肿瘤的患病率显著增高。且大多数与肥胖相关的肿瘤均与T2DM正相关,只有前列腺癌与肥胖正相关但与T2DM负相关,肺癌与肥胖负相关但与T2DM不相关。
 
疗效多样的经典药物二甲双胍早已超越降糖进而拓展至心血管、抗肿瘤及抗衰老等领域。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据显示,二甲双胍可以从多角度干预心血管事件链,为T2DM患者带来获益。新近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激活AMP 激活蛋白激酶(AMPK)和/或抑制雷帕霉素(mTOR)靶点,对人体组织产生促自噬、抗衰老作用。从基础研究探讨抗肿瘤机制到临床研究验证抗肿瘤效果,二甲双胍在肿瘤领域已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成为糖尿病患者防治肿瘤的有效武器。

多维抗肿瘤:二甲双胍对抗肿瘤的多重机制
 
二甲双胍可通过腺苷-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或非AMPK依赖通路,实现抑制蛋白质合成失调、肿瘤细胞耐药性和肿瘤细胞增殖,激活自噬、促进细胞凋亡。

提高肿瘤抑制因子TET2的稳定性
 
2018年发表于《Nature》的一项研究[2]发现,高血糖可抑制AMPK介导的对TET2蛋白的磷酸化调控,使TET2变得不稳定、5-羟甲基胞嘧啶(5hmC)失调,导致细胞表观遗传和基因转录失调,增加肿瘤风险;而二甲双胍通过保护AMPK介导的丝氨酸99磷酸化(TET2pS99),增强TET2稳定性,提高5hmC水平,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并且二甲双胍的抑制作用明显依赖于TET2的存在。

靶向抑制雷帕霉素复合物1(mTORC1)
 
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3],二甲双胍对抗肿瘤的作用依赖于单个遗传通路的两个元件:核孔复合物(NPC)与乙酰辅酶A脱氢酶家族成员-10(ACAD10)。二甲双胍对线粒体呼吸的抑制效应,抑制RagC通过NPC入核并活化mTORC1通路,从而通过ACAD10降低肿瘤细胞活性、抑制肿瘤生长。
 
日本E. Kawakita等人[4]的研究提示,二甲双胍通过抑制mTOR信号抑制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和肺转移。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将4T1人乳腺癌细胞移植入雌性BALB/c小鼠体内,在原发肿瘤负荷达到约300 mm3时,采用KR62436(细胞周期阻滞剂)和/或二甲双胍治疗7天。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与AMPK激活相关的mTOR通路来抑制细胞周期阻滞剂诱导的EMT及乳腺癌肺转移。二甲双胍治疗不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浆和原发肿瘤中CXCL12水平,但可以显著抑制KR诱导CXCR4、磷酸化mTOR 、S6激酶、CXCL12等因子的表达。

阻断PD-L1的信号,增强抗肿瘤免疫性
 
二甲双胍通过降解内质网相关程序性凋亡配体1(PD-L1),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肿瘤的免疫监视作用,提高机体和药物的抗肿瘤能力,改善免疫治疗效果。同时,二甲双胍可激活AMPK,直接磷酸化PD-L1的S195。S195磷酸化诱导PD-L1糖基化异常,导致其内质网积聚和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5]。二甲双胍治疗乳腺癌时,其 PD-L1水平持续降低,增强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提示二甲双胍可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

MCL-1介导的抑制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
 
意大利米兰欧洲肿瘤学研究所的Saverio Minucci等人[6]在Cancer Cell上发表的研究显示肿瘤细胞可能通过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OXPHOs)之间的交替来适应代谢挑战。那么,间歇性禁食与二甲双胍结合可破坏肿瘤细胞代谢可塑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间歇性禁食产生的低血糖和二甲双胍的联合抗肿瘤效果主要由GSK3b下游的MCL-1介导,导致促生存蛋白MCL-1的下降和细胞凋亡。
 
临床数据夯实:二甲双胍抗肿瘤有理有据
 
有据可依:二甲双胍显著降低恶性肿瘤发生/死亡风险
 
恶性肿瘤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二甲双胍降低其发生风险、死亡风险。以肝细胞癌为例,美国一项关于降糖药与肝细胞癌风险的meta分析[7]显示,二甲双胍显著降低肝癌发生风险达50%(OR= 0.50,95%CI:0.34~0.73)。另一项研究证实[8],二甲双胍治疗子宫内膜癌后,患者无复发率可提高80%(OR= 1.8,95%CI:1.1-2.9,P=0.02),总生存率提高130%(HR=2.3,95%CI:1.3~4.2,P=0.005)。此外,一项随访时长达6年的研究显示,每天接受二甲双胍剂量>360 DDDs(每日约定剂量)(HR=0.40,95% CI :0.24-0.66)后,恶性肿瘤风险显著降低;二甲双胍剂量>1080 DDDs(HR =0.27,95%CI:0.09-0.84),恶性肿瘤风险下降幅度最大,提示二甲双胍降低恶性肿瘤风险的作用与其累积剂量相关,剂量越大者获益越显著实[9]。

有证可循:二甲双胍可被肿瘤组织快速摄取、促使癌细胞凋亡
 
丹麦E.I.O. Sundelin等人[10]的研究提示,二甲双胍可被乳腺癌患者体内肿瘤组织所摄取,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证据。此研究纳入了7例近期确认为乳腺癌的患者,注射C11标记的二甲双胍90分钟后,采用PET/CT确定二甲双胍在体内组织的分布。结果显示,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肿瘤组织摄取二甲双胍显著增加(75.4±5.5 vs 42.3±6.3)g/ml*min(P=0.01)。1分钟后,肿瘤组织中二甲双胍浓度达到峰值,仅为肝脏中二甲双胍活性30%。研究还发现二甲双胍药代动力学转运体基因表达谱显示MATE1表达最高,其次是PMAT。这项研究证实了二甲双胍在乳腺癌患者体内可被摄取到肿瘤组织中,支持二甲双胍可能对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有直接的抗肿瘤作用。
 
结语
 
自发现二甲双胍具有抗肿瘤奇效以来,关于二甲双胍抗肿瘤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证据不断涌现。温故而知新,从糖尿病人群肿瘤风险增高的现象出发,梳理二甲双胍多维抗肿瘤机制,总结临床应用证据,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二甲双胍的抗肿瘤作用,将为糖尿病患者或其他广泛人群开拓抗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Tsilidis KK, Kasimis JC, et al. BMJ. 2015; 350: g7607.
2.Wu D, Hu D, et al. Nature. 2018; 559(7715): 637-641
3.Castillo-Quan JI, Blackwell TK. Cell. 2016; 167(7): 1670-1671.
4.E. Kawakita, et al. 2019 EASD. PS 083 Abstract 1175.
5.Cha JH, Yang WH, et al. Mol Cell. 2018; 71(4): 606-620.e7.
6.Elgendy M, , et al. Cancer Cell. 2019 May 13;35(5):798-815.e5.?
7.Singh S, Singh PP,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3; 108(6): 881-891.
8.Ko EM, Walter P, et al. Gynecol Oncol. 2014; 132(2): 438-442.
9.Lin HC, Kachingwe BH, et al. Pharmacotherapy. 2014; 34(1): 36-45.
10.E.I.O. Sundelin, et al. 2019 EASD. PS 108 Abstract 1176.

版面编辑:洪江林  责任编辑:张彩琴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二甲双胍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