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2021丨为治愈而战:凝聚大咖力量,共绘HR+乳腺癌走向治愈之路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10/12 11:43:30  浏览量:11030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第24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1年CSCO学术年会在业内同仁的热切期盼中火热召开。

第24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1年CSCO学术年会在业内同仁的热切期盼中火热召开。9月27日12:30-14:00,CSCO乳腺癌专场举办了主题为“FIGHT FOR A CURE”的辉瑞HR+乳腺癌专题卫星会,并在CSCO官网进行直播。多位临床肿瘤专家和新药研发学者共聚云端,为乳腺癌患者走向治愈的目标把脉献策。

 
 
本次研讨会的嘉宾阵容强大,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海波教授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会议上半场主题为“精益至臻,向愈而生:HR+早期乳腺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傅佩芬教授分享了治愈HR+早期乳腺癌的核心理念,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志高教授的报告聚焦绝经后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净获益”;下半场的主题为“协策赢领,愈见未来:HR+晚期乳腺癌”,湖南省肿瘤医院欧阳取长教授探讨了HR+晚期乳腺癌治疗方案的优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曼教授解读了延长患者生存的策略。
 
 
HR+早期乳腺癌治疗走向治愈的新思考
 
HR+早期乳腺癌治疗模式不断突破新格局,内分泌药物迭代发展,治疗方案不断优化,极大的改善患者生存。然而,中国的年轻乳腺癌的比例更高且发病呈上升趋势, 5年生存率低于美国。
 
早期乳腺癌治疗走向治愈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特别是影响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非癌症因素,比如心血管疾病、骨安全性、不良情绪和内分泌依从性等。傅佩芬教授具体分析了CYP2D6基因多态性和AI骨安全性两个因素。
 
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案的演变
 
中国人群CYP2D6中代谢者过半,如何改善治疗效果?
 
他莫昔芬仍然是HR+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最为常用的治疗药物。多项研究表明,他莫昔芬对CYP2D6中低代谢人群的疗效欠佳。超过半数的中国乳腺癌人群为CYP2D6中代谢者,如何改善这部分绝经前患者的疗效?
 
2018 ASCO报道的TARGET-1研究结果发现,他莫昔芬加量给药的价值不大。另一个策略是更换不经CYP2D6代谢的芳香化酶抑制剂(AI)。2018年临床药物遗传学实施联盟(CPIC)指南对中等代谢或弱代谢型的绝经后患者建议AI治疗,绝经前患者建议AI+OFS。马飞教授发起的STEP研究正在探索绝经前患者能否使用AI替代他莫昔芬,期待中国研究能进一步证实更换不经CYP2D6代谢的AI是否是最佳的策略。
 
HR+乳腺癌骨健康问题:新循证,新思考
 
乳腺癌患者接受AI类药物治疗会导致诸多骨安全问题,包括骨质疏松、骨折和骨关节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不同的AI药物的骨安全性有无差异?2021 ASCO的一项POSTER对不同AI的骨安全性进行网状Meta分析,发现对比其他非甾体AI,甾体类AI依西美坦对骨安全性的影响最小,可作为最佳可用的AI治疗药物(摘要号527)。
 
从经典到精准,关注绝经后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净获益”
 
辅助内分泌治疗是HR+早期乳腺癌患者实现长生存的重要手段,AI成为绝经后患者的标准方案。然而,相当一部分HR+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在术后长期持续存在,国内外的指南推荐在耐受良好的高危早期患者中延长辅助内分泌治疗。李志高教授在报告中强调,辅助内分泌治疗持续时间应重点关注“净获益”,进行个体化决策,关注患者实际需求,平衡风险与获益。
 
绝经后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
 
精准优化:延长内分泌治疗的策略
 
如何在保证预期疗效的同时提高患者安全性,增加“净获益”?报告提出了三个策略:
 
①平衡疗效与安全性,识别高风险人群:2021 ASCO发布NRG oncology/NSABP B-42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指数(BCI)、70基因的MammaPrint检测法有助于对延长AI治疗的获益进行预测;
 
②提高依从性,保证预期疗效:促进自我报告和双向沟通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绝经后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
 
③选择降低长期毒性的药物:多项研究显示,不同AI对骨密度的影响不同,甾体类AI影响更小。此外,ZO-FAST研究和EBCTCG荟萃分析发现,绝经后早期患者内分泌治疗加用双膦酸盐有助于保留骨密度值。Ther Adv Med Oncol期刊2020年发布的一项头对头研究证明甾体类AI对血脂的影响更小。此外,甾体类AI进行调血脂药物干预后,血脂改善特征更好。因此,为了提高“净获益”,建议高危患者可选择对血脂和骨影响小的甾体类AI(依西美坦)。
 
 
用实力领跑·构建中国HR+晚期乳腺癌诊疗新格局
 
欧阳取长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中国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逐步提高,但与美国尚存差距。目前中国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仍以化疗为主,而美国的治疗模式已经向CDK4/6抑制剂联合治疗转变。如何优化治疗策略以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策略优化
 
国内外的指南均推荐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为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然而,针对不同疾病负荷的患者,如何从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内分泌单药和化疗中选择一线方案?
 
一线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vs内分泌单药:对于非内脏转移患者,相比内分泌单药治疗,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显著改善仅骨转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且不影响生活质量。例如,在Clin Breast Cancer杂志2019年刊登的一篇荟萃分析发现,相较于一线内分泌单药治疗,一线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可以显著改善仅骨转移患者的PFS,其中尤以哌柏西利联合AI为代表;PALOMA-2研究中,哌柏西利+AI治疗仅骨转移患者的PFS达36.2个月,较AI单药降低疾病进展风险59%。
 
一线CDK4/6抑制剂联合治疗vs化疗:Young-Pearl研究在人工绝经后HR+/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评估了哌柏西利+AI+亮丙瑞林vs化疗,结果发现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显著提高疗效,PFS显著优于化疗单药组,而且生活质量更佳。
 
CDK4/6抑制剂联合AI一线治疗的疗效
 
如何对临床可用的CDK4/6抑制剂进行选择?
 
临床医生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机制:不同的CDK4/6抑制剂的机制不同,生化和细胞效力不同;②安全性:不同药物的安全谱不同,监测指标不同;在依从性方面,哌柏西利联合AI的停药率最低;③疗效:不同药物的疗效对整体患者是相似的,在亚组患者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前瞻性、头对头比较研究验证。
 
此外,CDK4/6抑制剂的RCT结果正在真实世界研究(RWS)中不断验证。2020 ESMO Asia发布的RWS研究发现,HR+乳腺癌患者接受一线哌柏西利联合方案的临床获益率(CBR)达83.3%。Med Sci Monit 2020年发布的一线哌柏西利联合治疗的RWS研究数据显示,总转移灶数量<3、未接受化疗、既往对内分泌治疗敏感的患者的肿瘤缓解率更高。我国的RWS研究方兴未艾,期待更多真实世界证据产生。
 
为生命续航·愈见HR+ABC患者生存新里程
 
李曼教授从全程管理、患者管理和药品可及性三个层面,分析了改善HR+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的策略:优化乳腺癌全程治疗的“排兵布阵”,提高治疗依从性使患者获益最大化,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合理的排兵布阵可为患者带来PFS和OS的获益
 
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线选择包括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内分泌单药和化疗,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用在一线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仅骨转移的患者,哌柏西利联合AI一线治疗显著延长PFS达36.2个月;RWS研究显示哌柏西利降低疾病进展风险达45%,且改善疼痛评分,有助于实现治疗目标。对于内脏转移患者,哌柏西利一线治疗的PFS延长明显,对高肿瘤负荷的患者同样有效,缩瘤效果不亚于化疗。
 
HR+/HER2-转移性乳腺癌内脏转移患者的全程管理
 
一线治疗耐药后怎么办?真实世界中,CDK4/6抑制剂治疗进展后主要采用化疗和内分泌治疗。CDK4/6抑制剂一线治疗带来PFS的显著延长,为后续的总生存(OS)获益打下了坚实基础。J Natl Compr Canc Netw在2021年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哌柏西利耐药后可序贯另一种CDK4/6抑制剂阿贝西利治疗,但该模式尚需大样本研究验证。
 
提高抗肿瘤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口服抗肿瘤药物(OAM)治疗的治疗依从率较低,我们应从患者、医生及治疗和医疗体系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通过诊治医生的主动干预、监测评估和心理社会干预,提高患者接受靶向抗肿瘤药物治疗依从性。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重要治疗相关因素之一。在不同的CDK4/6抑制剂中,哌柏西利的监测指标少,不良反应易监测、易管理,其依从性管理方面有优势。在POLARIS真实世界研究中,哌柏西利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6个月后,患者各方面功能和症状评分有所改善,维持了良好的生活质量。
 
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助力健康中国2030
 
为了进一步降低患者负担,我国正在加快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哌柏西利等药物也进行价格调整,降低了支付门槛,这些政策可提高CDK4/6抑制剂的可及性,惠及更多中国HR+晚期乳腺癌患者,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早日实现。
 
本次会议大咖齐聚,干货满满,对HR+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热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探讨,吸引了众多临床医生在线聆听专家之声,共襄云端学术盛宴。
 
PP-PFO-CHN-0045  Expiration Date: 2023-10-8

版面编辑:洪江林  责任编辑:张彩琴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CSCO2021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