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届欧洲血液协会(EHA)年会于2024年6月13日至1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盛大召开。作为欧洲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一起分享并探讨有关血液学的创新理念及最新的科学和临床研究成果。
第29届欧洲血液协会(EHA)年会于2024年6月13日至1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盛大召开。作为欧洲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一起分享并探讨有关血液学的创新理念及最新的科学和临床研究成果。在本届大会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隗佳教授团队有多项研究入选壁报或电子壁报展示,本期选取髓系肿瘤领域的两项研究进行介绍,其中一项是隗佳教授联合南京中医药大学于小轩副教授团队合作的研究(P487),共同探讨了UBE2Q1与AML预后的关系及其影响AML抗原递呈的作用机制,而在另一项研究(P1885)中隗佳教授团队则探讨了携带ASXL1突变的MDS患者的临床预后与分子特征。
UBE2Q1损害AML的抗原呈递
研究背景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免疫微环境处于抑制状态,关键因素之一为其抗原呈递功能降低。树突状细胞(DC)在免疫反应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摄取和处理抗原,随后迁移到次级淋巴器官,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以介导适应性免疫。诱导AML细胞分化为DC细胞有助于解决AML免疫反应性低的难题,在AML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泛素结合酶2 Q1(UBE2Q1)是一种泛素结合酶,其与人肝细胞癌、乳腺肿瘤、结直肠癌和卵巢癌等不良预后相关。然而,其在AML中的作用仍然未知。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揭示UBE2Q1与AML预后的关系,探究其在细胞抗原呈递中的新机制,并筛选安全、高效的天然UBE2Q1抑制剂。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山西白求恩医院血液科2023年7月至10月确诊AML患者的骨髓样本进行了单细胞测序分析,以评估AML患者和健康志愿者骨髓中UBE2Q1的表达差异及其与AML抗原递呈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分析评估UBE2Q1在AML中的预后意义;质谱分析(MS)鉴定UBE2Q1的潜在作用蛋白;流式细胞术确定DC成熟标志物变化的百分比;高通量筛选1896种传统中药单体,以期发现安全、高效的UBE2Q1小分子抑制剂。
研究结果
在我们的研究中,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结合临床样本分析发现,AML患者中UBE2Q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对其生存期进行分析发现,UBE2Q1高表达与AML患者的不良生存相关;AML患者的细胞群分析结果显示,UBE2Q1表达与AML细胞抗原递呈作用相关。此外,与野生型细胞相比,UBE2Q1敲低的AML细胞中DC成熟标志物CD86表达增加,该作用的发挥与HDAC1的泛素化密切相关。通过对含有1896种传统中药单体的化合物库高通量筛选,发现藤黄酸靶向UBE2Q1并调节AML细胞的抗原呈递,体内DC疫苗试验显示,藤黄酸具有良好的抗AML效果。
研究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UBE2Q1与AML预后关系及其在AML细胞抗原呈递中的重要作用,发现UBE2Q1作为AML治疗靶点的潜力,筛选中药单体藤黄酸作为潜在的UBE2Q1抑制剂,为AML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携带ASXL1突变的MDS患者的临床预后与分子特征
研究背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以造血干细胞(HSCs)克隆性增殖、复发性遗传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造血功能无效、外周血细胞减少、发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高风险为特征的髓系肿瘤。MDS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血液学疾病,导致MDS患者的预后差异很大,因此迫切需要确定可靠的预后标志物。ASXL1突变(ASXL1MUT)在MDS患者中的普遍存在使得这种基因突变成为MDS研究的一个重要焦点。虽然一些研究表明ASXL1MUT是MDS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但其影响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使用的临床预后评分系统也没有充分考虑基因突变对预后的影响。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ASXL1MUT与MDS患者临床结局的关联,并验证其作为独立风险因素对MDS总生存期的影响,特别是在高危MDS患者中的价值。
研究方法
在这项双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我们对山西白求恩医院血液科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210名2017年1月至2023年4月间诊断为MDS的患者进行了全面的基因组测序分析。该研究采用两种主要测序技术检测与MDS相关的突变:第一代测序技术和下一代测序技术。除了两名MDS患者接受了第一代测序外,其他所有患者都接受了下一代测序进行检测。
研究结果
在我们的研究中,44例MDS患者(20.95%)观察到ASXL1突变,其中26例(59.09%)为移码突变,18例(40.91%)为非移码突变(图A,B)。我们发现ASXL1MUT与RUNX1、U2AF1、TET2、EZH2、SRSF2、NRAS和STAG2突变共发生,而与NPM1突变互斥(图C)。重要的是,与ASXL1野生型(ASXL1WT)患者相比,ASXL1MUT患者表现出更高的进展为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sAML)的倾向和更高的疾病进展率。此外,在高危MDS患者(IPSS-R>3.5)中,非移码ASXL1MUT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显著短于移码ASXL1MUT患者(图D)。多因素分析也表明,非移码ASXL1MUT是高危MDS患者OS的独立风险因素,强调了ASXL1MUT在MDS背景下的临床意义。此外,为了探讨ASXL1MUT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F)对MDS预后的影响,我们以中位数37.25%作为分界点,将ASXL1MUT MDS患者分为高VAF和低VAF两组,两组间OS和PFS均无统计学差异。
研究结论
总之,ASXL1MUT在MDS患者中增加了发展为AML的风险,并且表现出更高的疾病进展率。特别是非移码ASXL1MUT,在IPSS-R分类为高危的患者中,是MDS患者总生存期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专家简介
隗佳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
山西医学科学院中德肿瘤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主要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及CAR-T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2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近年来在包括Blood,STTT,AJH,JACI,JITC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Cancer Plus杂志副主编;MMR,AJPS等杂志青年编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免疫治疗学组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细胞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细胞免疫治疗学组委员
湖北省细胞外囊泡学会转化医学研究与应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淋巴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